企业游学咨询网游学网提供参观阿里巴巴考察华为参访腾讯参观丰田考察海底捞等企业商务考察系列活动、免费为企业量身订做解决方案、我们专注企业学习19年!

小米模式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作者:  来源:企业游学咨询网  发布时间:2023-05-23 

齐白石有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大概的意思学习他的风格的人会比较有前途,但是完全模仿他的风格的人只有死路一条,意思就是说要学习他,但是不能生搬硬套地学!可以学小米理念,但不要谈必小米模式,更绝壁不要学习小米的具体手段。否则,你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怎么学习实践小米、雕爷模式?“这是笔者接触到的很多互联网创业者,或者传统品牌,传统零售开口就在和我说的些东西!有时候,笔者很困惑。小米是智能手机,它的MIUI让用户产于设计,是很正常的,但很多纯硬件的产品怎么让用户参与设计?所以笔者今天要说一说,即使是模仿,其实别人所谓成功经验,恰好是坑你的陷阱! 模仿已经相对成功案例的风险是最低的。如果你是创业者,你想融资,千万别说自己的东西,不仅国内没有,国外也没有,天下老子第一个。笔者以为大多数投资人是不大会感兴趣的!

模仿,从产品形态,到商业模式,再到具体运营方式策略,对于中国的创业圈已经是非常普遍了。笔者今天说这个并不是要批评模仿成功模式成功经验,没有自己的创新。模仿有道理,是因为"重复造轮子"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有人愿意用金钱用股份换取和笔者合作,不正是因为笔者在派代、腾讯、京东这些年沉淀的一些经验和资源,这样可以少走一些路。

凡客火了,很多传统品牌去模仿凡客!小米火了,除了各大手机厂商,以及各种产品都要学习小米模式!雕爷做了个又一个产品,然后很多人看了之后,觉得雕爷说的真是有道理啊,我们也要这么做!

失败经验当成功经验学

最近一年互联网思维比较火,不仅仅有小米、雕爷这类的案子,还有黄太吉煎饼果子、马佳佳情趣用品、西少爷肉夹馍,还有大象避孕套 这类在小众市场的案例。据我所知,以及据大家所知道的,其实有很多案例并不成功,至于某个阶段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短期炒作,媒体聚焦带来的销售短期快速暴涨,并不代表这个模式玩法就是成功的。而且事后也证明了,当媒体聚焦散去后,甚至一些负面评价接踵而至,业务甚至在下滑衰落。

肇者在腾讯、京东待过,也算是半个自媒体人,也亲眼见证一些不成功的案例,被作为成功案例公关宣传出去。外大部分人是没有辨别能力的,根本不知道这些项目其实运营并不成功,只是为了忽悠下一波商户参与,而故意夸大其词的,即使是有一些业绩,也是因为给了很多资源强推的。当然我说的不只是腾讯、京东里如此,因为有很多朋友右百度、阿里、小米,其实情况也差不多。比如天猫淘宝会说双十一有多少多少卖家卖了多少亿,但天猫淘宝从来不说另外80%卖家卖了多少。就算是卖了很多的卖家商户,又压了多少库存,而每年又因为双十一倒闭了多少商户卖家。

你看到的内容,都是别人想让你知道的内容,但未必是有价值的内容。一些被公关放大的失败案例,如果你们还要去模仿学习的话,只能是自己往陷阱里跳了!
成功经验的时间局限性

08年的凡客模式有机会,因为那会营销成本低,社会热点少,所以凡客起来后,引来的媒体关注度非常高。而现在凡客所拥有的媒体各方面资源没有减少,运营经验应该是更加成熟了,但现在凡客想逆转当下的增长困境,却非常难。此一时彼一时,尤其是营销的东西,很多都是天时地利人和再加意外因素。即便它是有规律可循,但也只符合当时的一些情况。即便是同样的产品,同样的营销平台,营销工具,同样的人操盘,即使你加大了投入,也未必有当初别人的效果了
成功经验的产品属性

当下模仿热中,莫过于小米模式了。智能手机是不同于其它商品,作为身体延伸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与我们个人打交首是最为频繁的工具。所以小米集思广益,让用户参与到MIU的设计,改善用户体验,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但并不是什么产品都适合用户参与设计。因为智能手机更新换代,社会热点比较集中,所以各类话题讨论也非常热门,这个从苹果新手机发布即可以见证。

目并不是什么产品,用户都愿意都喜欢去讨论。所以很多其他品类的广商希望炒作一些话题的时候,用户并不买账不是说方法不得当,而是用户对这类产品不感兴趣,这类产品不够sexy:我也相信也用不了多长时间,也不会有太多人去关心小米发布了什么新产品。

在互联网上打造自己的品牌不只是也有小米一个,比如不像小米那样操作的小狗吸尘器做的也很好,而从线下转到线上的骆驼做的也不错。从线下奢侈品寄卖转线上高端消费品电商的寺库网也很成功。如果要模仿,东哥建议最好找相同品类相同模式的品类或者产品去模仿,不然,只会东施效颦了!

成功经验的资源门槛

小米成功背后是一支平均年龄43岁,在各个不同领域都拥有非常深厚经验、人脉资源的公司。雷军与联网20多年,做过卓越亚马逊,管过金山;负责小米硬件团队及BSP的周光平,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博士,乔治亚理工的博士,也曾是座托罗拉最畅销机型”明"的硬件研发负责人。负责设计的刘德毕业于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创了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并担任该系主任。其它就不一一介绍了。

最重要的是不差钱,雷军本人创业时就身价几十亿,还有风险投资投钱。这是很多创业者,以及中小传统企业转型时就不具备的。任何商业尝试不是一蹴而就的,中间会有很多试错,如果没有足够资金支持,可能就在眼见就成功的时候放弃失败了。

这些东西,怎么学,怎么模仿? 无从谈起
成功经验的意外因素
还有一些就是偶发性的因素,小米成功了,真的要感谢华为!
在移动互联网驱动的智能手机时代,所以最早看到且把握到安卓机会的可不是小米。小米发布第一款手机已经是2011年的事情了。但是2011年,华为自己推倒重来,把IDEOS品牌给灭了。而在小米1发布的时候,华为同期发布的新产品,同等配置情况下,定价又高于小米,实际上是帮小米抬了轿子。另外强大的竞争对手苹果和三星,基本上所有精力在线下。而国内其它中小手机品牌,以为走的经销代理制,基本不怎么做线上,到了2012年的时候,很多品牌的天猫旗舰店还是由代运营做的。等到这些品牌反应过来的时候,小米已经做大了!
简单的总结,过去四年里,小米最强大的对手华为犯傻内耗瞎折腾,而苹果三星无视,其它中小品牌无力。现在很多人想模仿小米,当下的环境下可没有那么多犯傻的竞争对手。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说了这么多,只说一句话,失败的经验不要学,而就算是成功经验,都有它天时地利人和,以及意外的因素,模仿要慎重!尤其是小米模式,理念上是可以学习的,但具体的一些玩法和操作思路,我是很不赞同去模仿的。

转载文章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qiyeedu.net/gnswck/scyxgl/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