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日产游学探索人才培养之道
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由乘用车公司、花都工厂、襄阳工厂、郑州工厂、大连工厂、发动机分公司及技术中心组成,员工18280人东风日产目前拥有广州、襄阳、舟州、大连四大基地,南北奔波,各有侧重。总部花都工厂作为母厂,专注于生产NISSAN品牌入门级、中级车和电动车,建设规模化生产工厂:作为质量标杆工厂,襄阳工厂生产高- NISSAN品牌中端车型,2014年11月投产东风英菲尼迪拼店车型:郑州工厂主导生产NISSAN品牌SUV车型和东风起帆品牌车型。大连工厂于2014年10月投产,专注于生产NISSAN品牌SUV车型和东风英菲尼迪。
东风日产拥有丰富的产品矩阵,形成了“动感、SUV、舒适”三大车系阵营。
畅销车型,以及途乐等进口车型。截至2018年8月27日,东风日产整车产量已突破1000万辆。在制造领域,东风日产的制造质量、生产效率和控制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四地五厂连续多年获得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冠军。其中,东风日产整车厂在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工厂综合竞争力排名8年6冠,东风日产发动机厂在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工厂综合竞争力排名5连冠,襄阳工厂和大连工厂相继获得与日本分析木工厂相同的Infinity 4.5分大奖,成为全球工厂制造/制造品质的标杆。顺应国家制造2025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趋势,东风日产加快推进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纵深发展。2016年投入使用的先进工程技术中心,承担着打造新型智能绿色工厂、同步产品开发与东风日产生产方式的研究探索使命,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商品的魅力。
在技术研发领域,东风日产的自主研发能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反哺日产世界的实力。东风日产技术中心是日产汽车公司全球第四个拥有相同研发平台的技术中心。从最开始70多人,到现在1300多人的技术团队。从自主发展阶段提升到创新发展阶段,实现了立足中国消费者需求的自主发展,引领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的技术创新。东风日产在中国推广日产智能出行。落地,在智能动力、智能驾驶、智能互联三大板块全面发力,致力成为智能汽车生活的引领者。
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成立于2003年6月16日,前身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其主要的乘用车板块从事NISSAN品牌乘用车的研发、采购、制造、销售和服务。它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完整价值链的车企之一。
东风日产乘用车由整车公司、花都工厂、襄阳工厂、郑州工厂、大连工厂、发动机分公司和技术中心组成,现有员工18280人,形成了广州、襄阳、郑州、大连四大基地。各有各的战略布局。总部花都工厂作为母厂,以生产NISSAN品牌入门级、中级车和电动车为主,建设规模化生产厂房。作为质量标杆工厂,襄阳工厂生产NISSAN品牌高端车型。2014年11月,东风英菲尼迪品牌车型投产。郑州工厂主导生产NISSAN品牌SUV车型和东风启辰品牌车型。大连工厂于2014年10月投产,主要生产日产品牌SUV车型和东风英菲尼迪品牌车型,东风日产拥有丰富的产品矩阵,形成了“动感、SUV、舒适”三大车系阵营。劲客、途达、轩逸、格兰德等多款畅销车型,以及途乐等进口车型。
标杆管理作为1990年代风靡全球的战略管理工具之一,时至今日仍广受推崇。许多公司将标杆管理视为学习和改进其战略管理实践的一种方式。标杆也叫“标杆”或“标杆”,甚至“标杆”。与同行业内外的示范企业、龙头企业(标杆企业)进行服务等方面的比较,找出差距,借鉴他人的先进经验,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提高竞争力。对标是一种追赶或超越对标企业的良性循环管理方式,其变迁是一个模仿、学习、创新的持续改进过程。
基准测试起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初和 80 年代初,当时美国正在向日本学习。最早进行对标的公司是美国的施乐公司。找出一些明确的衡量项目和标准,然后将施乐在这些项目上的表现与日本的主要竞争对手进行比较,找出差距,弄清楚这些优秀企业是如何成功的,从而全面调整经营战略和战术。这不仅改进了业务流程,而且很快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 80 年代,施乐将其质量管理体系定位为三角凳,其中之一是对标学习。之后,对标学习在西方企业掀起了一股学习热潮。已成为优化企业层次、提高企业战略管理效果的有效工具。
转载文章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qiyeedu.net/gnswck/glcx/434.html
- 上一篇: 北京用友集团游学考察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 下一篇: 蒙牛集团游学,蒙牛人才管理之道